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第1/3页)
* 楚霁兼领胶州牧一事,在满朝文武、叛军门阀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此事在胶州却未能引起许多震撼。 从周珩兵败身死的那一刻起,楚霁在整个胶州的地位已然奠定。 皇帝的这一道圣旨甚至不如月前楚霁那一道“科举取士”的政令引起的讨论大。 按照察举制的规定,一州州牧本就有选拔地方官员的权力。 在周珩正式落败之后,楚霁作为胶州的实际掌权人,拔擢官员本也是应尽之责。 早在一个月前,楚霁便已然命人进行了院试和乡试,选拔出了童生和秀才。 童生可以参加乡试,通过考试者则成为秀才。 秀才可以参加下一等级的会试,会试选出的便是举人,举人则可担任官职。 圣旨传至胶州之时,胶州正紧锣密鼓地筹办着会试一事,这道圣旨也只不过是让这科举一事更加名正言顺罢了。 只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一事,终究还是惹起了胶州中世家大族的不满。 沧州本为蛮荒之地,最有权势的也不过是当年的沧州别驾和兵曹,两人在去年便倒了台,家族也随之败落,整个沧州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世家大族可言。 可胶州却不同。 胶州农耕繁盛,本是富庶之地。 周珩本无家族势力可以倚靠,到了胶州上任以来,自然少不得要给这些世家大族们送些好处。 为了获得世家的支持,周珩多次放权,让士族子弟担任各处要职,又给予这些家族诸多实惠好处,愈发养大了这些世家们的胃口。 此次楚霁入主胶州的那一场釜底抽薪的战役,一举拔除了这些在原有官职上尸位素餐的世家子弟,本就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现如今,楚霁又一改往日的察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