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14节 (第5/7页)
短,句中有些字还被特意标红,左边是“我”字,右边则是“我们”。 小镇做题家兼文章大手韩愈扫了几眼,率先反应过来:“左边多言自身经历与感谢之词,而谈及青蒿素专研贡献之时则屡次使用‘我们’。如此功勋反倒屡屡推举协力之能,谦谦之德何其可敬也!” 其他人也很快参透“玄机”,纷纷敬佩不已: “名利之下仍持平和之心,实乃我辈楷模啊!”张仲景笑呵呵地捋着胡须,眼中是纯然的佩服与欣赏。 武周。 武则天面露赞赏:“踏实能干,不慕名利,朕的手下何时能多几个这样的人咯!” 人才嘛,尤其是顶尖人才,谁不眼馋? 【她反复表达自身的感谢,却又在论及青蒿素相关时换成“我们”,反复强调团队的功劳,并不一人强占。 我们不禁会想到第一课讲袁老的时候,他同样也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党和人民的支持。是大协作助力了那个年代事业的发展,同样也是这些“风流人物”踏实谦逊的品质才使得我们在征途上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 “说得好!” 苏轼抚掌大赞,他觉得这个风流人物用在这里简直比自己拿来形容周瑜还要贴切! 旁边的苏洵同样赞赏不已:“不忘国力之蓄,不忘同仁之劳,秉良志而直行,担得上一句风流人物!” 苏辙眼中湛然有光:“后世风流亦当为我等效仿!” 前贤后继,行高者皆可为我师! 苏轼赞同地点点头:“子由所言甚是。后世既可以我等为师,我等亦可效后人之行。” 【另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