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9 (第2/4页)
多解释,直接将那纸笺展开,递给了他。 “桑基鱼塘?” 青年愣了下,皱眉开始细看。 这紫渊国风调雨顺,地形又处于冲积平原,如同泰国一般的地理情况和气候。 苏绒琢磨了一刻,又借着系统看了大半个月的书,终于选定了这个法子。 所谓桑基鱼塘,就是在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再用塘泥培土种桑养蚕,塘里养鱼的农作法。 这个法子的妙处在于,合理的利用原有的多余田垄,在农田附近新设鱼塘,同时发展多项农工活动。 现在还是初秋,等政令一层层的发布下去,估计附近一带的农民都已经秋收完毕,开始进入农闲的状态里。 合理利用秋冬的闲暇期,逐步试点推广桑基鱼塘的法子,不仅可以改善土质、创造更多生产力和收入之外,还能进一步利用农妇们的劳动力,发展丝绸纺织工艺。 这桑树长得快,基本上都不用管太多,等树叶冒出来摘下养蚕即可。 如果皇上有意大力推广,更可以直接掏笔银子补贴下桑树苗儿。 “你打算将这封奏折,交给海阳王?”澹台夜提笔取纸,直接用行楷再次誊抄一遍。 他一出手,落下的字迹便换成了苏慎的手笔,不仅连行笔的习惯改了,连奏折里承前启后的转折语都替换成了苏慎惯用的口吻。 苏绒忘了这尺牍奏章里的各种文书规矩,暗自庆幸自己先来找了他一趟,又开口道:“我觉得,可以先指定一个郡试点运行,如果效果彰著,再进一步扩大范围。” 澹台夜笔顺一顿,又垂眸续了三行,无论是表意遣词都典雅精致。 “我明天去见一趟海阳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