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见洪承畴 介绍武器 (第4/5页)
“这是毕懋康毕老在《军器图说》中提到的“自生火铳”,现在它的名字叫燧发枪,它克服了一般火铳火绳点火怕风雨的弱点。” 听到顾横介绍,洪承畴又问:“它是如何cao作的?” “这种燧发枪在发火装置上安置燧石发射时,由熟练的兵卒扣动扳机,安置于扳机上的龙头下击同燧石摩擦生火,火星落入装药室中,使火药燃烧,便可将弹丸推射出去。这种枪只要连续扣动枪机,摩击燧石,便可发射,因而简化了发射步骤,提高了射速。” 顾横解释完,洪承畴感叹道:“有了这燧发枪,我们即便需要出城野战,也不惧建虏了!” “若是出城野战,民女建议还要带上这种梨花枪。”顾横出言道。 “这也是《军器图说》中介绍的一种火器。它可以喷火,以梨花形状为一筒,在长枪柄上加装火筒,其中两个是负责喷射“毒火”,另外两个则是可以发生铅弹的小型火筒。可以发射数丈,敌人中弹后昏眩倒地,如果火药用完则用枪刺敌。”顾横继续介绍道。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这种火器显然是一种极有效的火器。我似乎曾在一本《金史.蒲察官奴传》的书中见过类似的,那书中记载“以敕黄纸十六重为筒,长二尺许,实以柳炭、铁滓、磁未、硫黄、砒霜之属,以绳系枪端。”,其威力“临阵烧之,焰出枪前丈余”。” “所以这种外形火器的最早出现,应该是在宋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