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368节 (第3/7页)
的时候,很多农场要推行家庭农场,这事儿,是不是真的?” 林场不仅仅是伐木,一样有着自己的耕地。 林木为主,耕地和各种副业为辅,发展多种产业。 只是,现在推行鼓励家庭农场这事儿,属于新鲜政策,很多人根本就拿捏不清楚,不敢轻易接手承包,就处于一个观望态度。 哪怕过了数年后,上边还在为这一策略争吵,拿捏不准这方针政策的对错,就更别说不见好处不轻易撒鹰的林场职工和附近的村民了。 折腾了那么些年,安分两字,都快刻入骨髓了。 在吕律的记忆中,为推行家庭农场这事儿,在一九八三年,有胆量承包的人,屈指可数,直到秋季看到搞承包的人赚到钱了,承包的人数才一下子暴增。 吕律打的就是趁早从林场承包耕地,满足粮食需求,承包林地,满足养殖场地的主意。 这是离秀山屯最近的林场,往来管理也方便。 没有比响水溪林场更合适的选择了。 “你消息还真够灵通的,这事儿,我都才知道没多长时间,是有说过要推行家庭农场的事儿,不仅仅可以承包土地,还可以承包山林。只是,现在这法子还没正式确定,我也说不好啊!” 聂景国叹了口气:“这事儿,我在林场也开会简单讨论过,但得出的结果是,没有一个人看好,都认为风险太高了,一句自负盈亏,吓到多少人,其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究竟是不是好事儿。看你样子,好像挺有兴趣!” 与其担着莫大风险,还不如端着铁饭碗实在,这几乎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