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_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2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246节 (第4/7页)

都一直是农业机械化最先进的地方。

    犁地这事儿,真的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会驾驭的,单手就能搞定,可要是不会,双手用上去都控制不住。

    他看了下草甸子,已经用锄头凭人工挖出不小的一片地,有一片地里,已经种出了绿油油的小菜。

    这些东西,都是乌娜堪这个勤劳的女人做的,估计他们这一家子,就数她最有定居的意愿了,所以在不断地努力着。

    “那你的地是咋种的啊?”

    赵永柯还不知道吕律的苞米地是直接从秀山屯前屯长陈卫国那里得来的,到手的时候都出苞米苗了。

    “我请人啊,我不会,但是别人会嘛!”吕律不无引导地说。

    “我在这屯里还没认识几个人,请谁合适呢,对了,清子会不会?”

    赵永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陈秀清,这个看着憨憨的青年,给他的感觉其实挺靠谱。

    “清子啊……我看行!”

    吕律点点头,也觉得让陈秀清来好好教教他是个不错的主意。

    但吕律又在想,是不是得空去弄台耕种的机器更省事儿。

    印象中,到了八三年,不少农场也开始推行土地承包,将农场的土地承包给广大农场职工和附近的村屯的人,这其中就有不少购置了中小型农用机械。往后些年,更是涌现出一批批种田大户。

    一户人家种着上千亩地的大有人在,那玩的就是机器。

    虽然现在是在山里,但小兴安岭的山野,坡度大都比较平缓,田地用机器cao作,也没啥大问题。

    吕律细细一想,虽然田地不算多,但也挺划得来用。

    他开始酝酿,是不是抽空到伊春城里看看,能不能弄到机器,实在不行,大不了跑一趟燕窝岛,雷蒙那里肯定有办法,怎么说也是分场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