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3章 (第2/3页)
保不住了。 “母亲常说,她与小舅情同手足,在家中也时常惦念。俗话说,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可小舅却要当维鸠,恕阿妤不能谅解。我不过问十二州商行,十二州商行的主人,也是我,不是你。”凤妤说,“小舅,我要你和祝盛开的人撤出矿山,西洲的矿山我要接手。” 第293章 隐疾 七月一晃而过,转眼间,八月近半。 凤妤带领铁骑已到西洲将近一月,城防,农桑两手抓,常驻几万人的城池很快步上正轨,城民在陈江东和州府幕僚调停下,摩擦渐少。西洲青壮年劳动力居多,在开荒垦田阶段,前期是凤妤供粮,半月后情势稳定,凤妤就渐渐断了粮,靠城民们自给自足。 西洲是燕阳最重要的棉区。原住民就有种植棉花的,八月正好是丰收的季节。要等来年播种,许多农作物都是春季播种,开荒的田地基本错过了春耕。要等秋耕,或等来年春耕。 要保证宁州铁骑对粮食的供给,几乎所有的田地都种了黍米和土豆(马铃薯),黍米已不是燕阳最重要的粮食,早就被小麦,水稻所取代。可黍米和土豆都是一年生的农作物,随时可播种,黍米只要两月就能收割,耐旱又耐寒,最适合如今的西洲。 除了种植黍米,还种植瓜果,因地域缘故,西洲能种植的食物比起江南要少许多,青壮年们几人一组进山狩猎,山林里还有野果,野菜等,基本都能保证城民们的生活。 所有的荒地,她都恳求城民们种了黍米,作为感谢,凤妤会按照日租的价格结算给城民们,或发放米粮和日用品。 小麦才是最主要的农作物,真正大规模种植要等到春耕和冬耕,冬耕在十月份,如今还早。凤妤要做的是稳定西洲现有的居民生活,规划好种植土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