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3章 (第2/3页)
喊打的队伍建立得百姓拥戴。 他出身名门,身经百战,有能力,又有担当,若不是镇北侯府横遭变故,谢珣本该是燕阳的栋梁之才,也会是朝廷的中流砥柱。 在谢璋成婚前,十二州其实早就收到消息,大公子婚后会带兵剿匪,十二州的安定近在眼前,十二州各州府都等着剿匪后海晏河清,恢复民生,谁也不想看到燕阳十四分五裂。 可十二州已成了宁州和朝廷必争之地。 他们被迫卷到战争中,州府每一个选择都不容有失,做错一步就是带全城百姓送死。 “朝廷如今是拿商贸来威胁胶州?”谢珣冷了眉目。 “胶州靠北河,并无自己的产业,主要靠水运。胶州有一半的粮食从中州和江南,布匹和茶叶等都靠水运。若是中州和江南断绝水路运输,一来胶州的商户会乱,二来民生也不能保证,各州府的粮食自给自足勉强有一点余粮,很难供应到别的州府。王爷,您看锦州足够繁华吧,可锦州也依赖和江南的通商,若是断绝通商,锦州的商户也难以生存。十二州若被中州和江南孤立,紧靠西洲,黄州的土地养不活所有百姓,何况西洲,黄州大部分的粮食还要供应给宁州铁骑,那百姓怎么活?” 谢珣心口一沉,他虽不太懂民生,却也知道二哥和凤妤一心要搞粮食是为什么,十二州真正的农耕面积不多,粮食多靠江南和中州供应。整个燕阳的农耕土地都集中在江南和中州,十二州的核心是盐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林业发达。 若断绝商贸,几百万人吃什么? 西洲和黄州,包括十二州所有能耕种的面积都开垦,自给自足倒是可以,那宁州铁骑拿什么来养? “我明白了!”谢珣放下手头的信件,“西洲以前太过依赖矿产,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