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7节 (第6/9页)
另一件事:“1500米的话,咱们有哪个教练擅长这个项目的执教吗?” 这话问得,裴景也没法儿回答。 说起来答案就是没有。 短道速滑这个项目里,从生理特征上来说,500和1000更偏重无氧耐力,而1500不仅需要选手具备较高的无氧耐力,同时还需要选手具备同样高的有氧耐力天赋。 也就是说,500米和1000米的特征更为接近,1500米的训练则又有较为明显的不同。 从华国的短道速滑所取得的成绩上来看就知道,华国最早在冬奥上取得奖牌的就是500米,在过去几届冬奥会上,如果说华国国家代表队取得的10块冬奥奖牌有9块是短道速滑队的,那么9块短道速滑奖牌里,就有至少8块是500米和1000米斩获的。 光看这奖牌比例就知道了,国内的短道1500是真的短板。 不是国内不想攻克1500米的难题,而是这几个项目,500米和1000米天生自带亲缘,通常500米成绩好的1000米成绩不会差,华国的短道速滑又是从500米开始崛起的,在500米的训练方式上开了窍,连带着1000米也比较容易出成绩。 1500米就是另外一说了,不仅是训练方式上,战术执行、整体节奏、对规则的了解与解读,国内的教练都有欠缺。 苏凉说想要全能王,想练1500,这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不说别的,在教练执教能力不足、国内同项目选手欠缺的情况下,哪怕苏凉确实有1500米的天赋,可打比赛的时候怎么办呢? 像是南韩那里的选手,他们5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