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说亩产农夫起心思 (第2/4页)
就是说这年头一亩地只能勉强养活一个人,如果是一个三口之家的话,至少要有四亩地供给耕作才能活得下去,稍稍遇到灾荒就要借粮或是逃荒。 然后孙新又得知就是这样一年两收的轮作方式,居然已经是这年头最先进的种植方式了…… 在冬小麦流行开之前这年代登州的农户就只种一季小米,剩下的时间种高粱,一年能收上一石半的粮食就已经算不错。 而孙新清楚记得自己前世种粮合作社的基础产量——每亩半吨粮。 半吨,一千斤,换到这个年代大约相当于十石。 不是一年十石,是一季十石。 他手下合作社的土地最基本的种植方法都是两年种三季。 平均下来每亩地年产量十五石,是此时的七倍多! 当得知这年头的粮食亩产量之后,孙新心中那叫一个底气十足,他总算明白为什么扈家庄开出一百石粮食的嫁妆就足以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了。 在这年头就是有半顷田的人家也得五六年才可能凑上这笔彩礼,可是对于孙新来说这一百石粮食可是太简单了。 不说其他,他现在囤在十里牌的六百斤种子放在前世亩产数字分别是花生0.5吨,小麦0.7吨,玉米一吨八。 虽然到了这个时代亩产肯定没法和前世比,但是就凭着这优质的种子资源平均亩产半吨总能有吧?这数字放在后世绝对算是欠收,可放在这个年代却是平均亩产的五倍多! 接着孙新心中生出的却是一种紧迫感。 这些良种全都不是专门用来留种的品种,产量是会退化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