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19 (第3/4页)
多遍的“屈寒山”三个字,顶天顶地的一大张,一角上沾了火,要一道烧给老先生。旁边秦楼月缓步上前,将带叶的黄白菊花捆成的花圈搁在土上,退回来的时候看了看李沉舟。后者穿白衫戴黑孝,沉默地勾身在碑前放水果。宣纸摊在火上,很快大半成了灰黑的的余烬,柳横波揉揉眼睛,一挪一挪地贴到李沉舟跟前,娇娇咿咿地道:“李大哥,老先生没有什么亲人吗?没成过亲,也没有孩子的?……你给我讲讲老先生的事,好不好?”抱着李沉舟的胳膊,蹭着脑袋往人怀里钻。李沉舟单手搂住他,拇指轻轻地掠过小妮子肿的红红的眼皮,半晌,长叹一气,“对老先生,我知道的也不多……”“嗯——”小妮子带着哭腔道,“那老先生要多可怜呀……”李沉舟手摩着小妮子的后脑,眼望着地上的纸钱香火,没有继续接话。不远处兆秋息一手牵着青驴,一手拉着“好孩子”,看着它们在坡上吃草。一驴、一马、一座坟、四个人,聚在小吉坡通往翠湖中间的一块高地,背靠树林,下有蔓草,面朝翠湖,看上去是幅十足的秋光——或是春光;立过冬了,昆明的草木仍坚持着翠意青颜,没多少沧老的枯黄,造成春秋一色、冬夏不分,说是春光也不为过罢。 但早晚两头还是凉了下来。一日兆秋息赶着马市,牵着“好孩子”拖回一车干草,将马棚子铺得厚实温暖。还扯了布帘,每晚入夜前都仔细拉好,不要大青驴和“好孩子”受寒着凉。屈寒山走后,那头大青驴模样有些蔫,新鲜的胡萝卜拌豆秸放在槽里,也不甚理睬,一对发毛的大眸子直瞅着屈寒山那屋的方向,极尽沉默地远望。“好孩子”不明所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