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1 (第2/4页)
小侄儿名叫什么,一切就很明白了。明白,却难以启齿。萧二纵有君子心肠,也不得不踌躇脚步,暗自兴叹。站在堂屋口,他想起,前几日康出渔才发表过一个观点,说戏台子上也演不出世事的奇妙。他想纠正一下,戏台上不是演不出世事的奇妙,而是演不出运命内里的难堪和人心的幽微。 正闹哄哄地,院里勤务兵打着手电,又引来一位军官。人影渐渐走近,萧开雁定睛而望,胸中褶起一丝苦笑——又来一位祖宗。 来者是柳随风。跟屋子里其他军官一样,军礼服外套着披风,踏军靴,领上别金花。有点意外地,柳五居然不用手杖也走得很自如了。萧二到底是君子,发觉这一点后,还是很高兴的。不管了,今晚既为庆功,投身战场的人都应得到礼遇,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先放上一放。伸出手,萧二亲自把柳五迎进去,还笑着一路领他到两位元老面前,见机介绍,“……这位,是我们师骑兵团的柳团长。归义一战,日军偷渡过江,就靠柳团长带团死守一夜,阻住日军南下长沙的势头。这长沙大捷的功劳里,有他的一份!” 两位元老立刻瞩目柳随风,这个说“果真一表人材”,那个道“党国就需要柳团长这样的俊杰”。又互相回忆起关于长沙的战报,想搜索对于归义的印象。奈何找寻不出多少,战报里寥寥几笔,一带而过,重在结果,过程毋论。浅浅地打着笑,元老们拍柳随风的肩,重复夸奖几句,便又回到先前的话题上。话题中心围绕一位同僚子弟,官居副参,实际却只是待在长沙,并未涉险。今晚这位子弟也在,就坐在元老左右,说起旧都及陪都的风物相识,言谈甚欢,庆功宴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