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5 (第2/4页)
。你看如何?” “嗯,也好。” 柳随风带着一个半团的人,抵达昆明已有半月。先是驻扎在北郊观音寺,不几日跟原守军交接过,七八个营陆续分散开来。营长级别的军官,住进专门腾出来的房屋、祠堂,团长级别的——也就柳随风一人,带着他的副官兼参谋、勤务兵、军需官以及一排得力卫兵,则搬进市郊之间的一簇洋房。洋房原址是法国人开的饭店,后来不开了空出来,常年被征用了来供过往军官歇宿。说是洋房饭店,也就比外边的土房、祠堂稍好,外观瞧着挺浪漫,里面的地板吱吱、墙纸剥落、家具起霉,却是不足为外人道。这天天晴日暖,康出渔闲来无事,喊上几个兵,把床架橱柜,一一搬到院里曝晒。拱咚忽嘟,咯啰咯啰,柳随风在床上翻了几翻,终是睡不成懒觉,心里半团燥火,臂一撑,压着性子起来。 他对着南窗刮胡子。窗格子上横着几枝木香花,棕黄的小蜂嗡嗡地围着花心打转。一会儿,花枝上下摆动,是有微风过。风中有清馨,亦有春意温软。柳五感受到这份温软,胸中有冰凌开裂的轻响,然而想起什么,眼睑一低,转着手中的剃刀,只是就着泡沫刮胡子。 院子里,康出渔见他起来了,上前道:“五爷,可早!——刚买回来的过桥米线,热乎乎的,我让小丁端到您房里!”心情好的时候,他称柳五作“您”,心情不那么好的时候,他会悄悄地把“您”换成“你”。 柳随风不置可否。自从到了昆明,他好像每天都在吃米线。康出渔自己对过桥米线爱不释口,便鼓动厨子天天做米线,或直接到市里买下好的现成的回来,还喜欢比照是凤翥街上的好呢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