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章 (第2/3页)
行,秦国一旦陷入巴蜀之争中,恐怕会被周边的国家趁虚而入。 张仪看出了嬴驷的顾虑,刚好,他个人也有类似的想法,于是,他主张应该率先攻打韩国。 司马错却认为,秦国攻打蜀国,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一旦成功却能得到蜀国的资源,秦国要是攻打韩国,很可能引得其他国家合纵攻秦,到时候,秦国便是劳而无功。 最终,嬴驷采纳了司马错的谏言,命令司马错、张仪等人攻打蜀国,并在灭蜀之后,顺带着将巴国也拿下了。 事实证明,这是一项十分明智的抉择。 巴蜀之地因盐池和良田而成为富庶之国,秦国将巴国和蜀国一口气吞下后,得到了巴国和蜀国的全部资源,秦国因此而变得更加富庶,粮食产量也急剧上升。 后来,秦武王嬴荡与秦昭襄王嬴稷能够指哪儿打哪儿,也是因为他们有了足够的底气。 嬴稷一听嬴渠梁说要攻打巴国和蜀国,顿时就来了劲儿:“待大父要出兵那一日,如果稷还在这里,这攻打巴蜀之地的事,定要算稷一份!” “攻打巴国和蜀国之事,还是稍后再考虑吧。”嬴渠梁道:“现在,你要考虑的,是好好给政儿写一封家书。” 一谈到这个话题,嬴稷立时就变得兴致缺缺。 他膝下儿子不多,孙子却不少,他还从来没给他膝下哪个儿孙写过家书呢! 一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后辈,也配让他花心思? 嬴渠梁见状,一个眼神扫了过去:“驷儿都在寡人的要求下,给政儿写了一份家书,你不会还比不过驷儿吧?” 嬴稷:“……” 拿他同他年仅四岁的阿父比? 嬴稷:“……知道了,稷会写的。” 这时,远在大梁城的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