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呢(1v2)_3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9 (第2/4页)

二名,三个人在差不多的方位追逐。不过此时场内的焦点基本都聚集在许星辙,就连广播解说在翻阅过选手履历后也感叹,去年许星辙就参加过比赛,取得了较为靠前的名次,可惜当时大家的注意全被破纪录的选手吸引,衬得其他人都黯淡,今天许星辙进步显著,绝对称得上是一匹黑马。

    组内排名毋庸置疑,沈未晴和杨孟的关注点都放在时长。

    手机上的数字闪烁不断,一点点地推进着,第三圈的一半,许星辙第二次提速。

    他的体力能够坚持吗?沈未晴问杨孟。

    应该可以吧?他答得犹豫,也吃不准。场内的教练反正是不见焦急,对他的表现相当满意。

    许星辙刚刚经过起点时,刻意往教练的方向看一眼。她面露微笑,不用任何交流便明白意思:稳定,保持。肺里早就有股灼烧感了,但已过累点,不会显得狼狈。氧气不断从口中输送入身体,他的两条腿只是机械地转动,脑子用来判断比赛情况,这时耳边听到裁判的高声提醒:还有五百米。

    他保持速度。

    四百米、三百米、两百米

    提速,冲刺。

    许星辙定心凝神,突然暴起,以此前从未出现的速度冲向已经拉上横条的终点。场外欢呼在他的改变中骤起,沈未晴和杨孟也倏地站直,心跳得快要冲出胸框。跑在后面的选手陆续听到同样提示,奋起直追。奔向终点前,所有人都恨不得恰好烧尽身上残余的全部力气。

    撞线冲破,第一声哨响。

    手机计时中止。

    没过多久,不知是从哪个地方传来的声音,窸窸窣窣,观众们的讨论迅速蔓延,每个人口中都是同样的话,破纪录了。沈未晴依旧盯着手机里的数字,问杨孟:破纪录了吗?

    好像是。他也不敢确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