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清第一纳税大户 第125节 (第6/7页)
后用毛线编织毛衣。” 崔先生的眼底绽放出格外炙热强烈的光来,脸上的笑一点点扩大,抚掌道:“若真是如此,若真能如此,何止是利,七爷这是大功一件,解决了多少百姓冬日穿暖的问题!” 玉格道:“真能做出来,那也是绣娘织工们的本事。” 崔先生只笑着不说话。 玉格道:“再说毛呢布吧,皮衣到底还是普通了些,不止咱们这一处有,这做的又是男子的服装,和红福记里头的衣裳不一样,咱们一没有积累的客源,二也没有打出的招牌,拿出些新鲜东西,才能快速打响名头。” 崔先生笑着点头应下。 玉格说完这些,神色放松下来,嘴边带出些笑,“至于我么……” 玉格拖长声音,眼里闪着笑意,“蒙古王爷那边我算是走过了,可以去拜访一下三国使臣了,趁着如今还没有开衙办差,尽一尽,嗯,地主之谊。” 崔先生扬眉笑道:“是该进一进、地主之谊了,七爷要献给皇上的寿桃,还没有着落呢。” 玉格挑着眉慢慢点了点头,而后也笑了起来。 次日,崔先生和四姐儿商量了一阵后,住到了城外庄子上去,玉格也开始正式拜访各国使臣。 这一拜访,玉格才知道为何各国使臣送礼的姿态会那样娴熟,为何清廷明明奉行薄来厚往的政策,除必须来朝贡的日子外,各国使臣皆不在京久留。 原来他们到了京城,入驻使馆前,要拿银子修缮,入住使馆后,不得随意出门,要出门就得给专门看守使馆的馆夫银子,除此之外,还有上上下下官员的人情打点,还有许多官员打着让他们代买东西的名头,直接问他们要东西。1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