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七三章 明朝历史消失的四年 (第2/6页)
个陪坐末席,拿着笔记录,用心学习揣摩的翰林小官。但从规矩上来说。未来的经筵官必然会出自今日旁听的一众翰林之中,所以沈溪权当是为未来给皇帝讲经做功课。 弘治皇帝朱佑樘的銮驾抵达时。沈溪已经等了约莫半个时辰,随着弘治皇帝到来,先是升座仪式,沈溪和其他参加经筵的文武大臣、讲官、旁听等一起,在丹陛上行五拜三叩头,回到座位,经筵终于开始。 果然不出所料,这次经筵的总讲官正是谢迁。司仪则由鸿胪寺卿主持。 仪式开始,鸿胪寺卿宣布“进讲”,一名讲官从东班出,另一名讲官从西班而出,到了讲案前北向而立,先行师礼鞠躬,再行叩拜天子之礼叩头。随后,展书官上前把经史、讲官讲义展开,经筵便正式开始。 讲官讲经筵的顺序,是先四书后经史。四书讲官在东,经史讲官在西,连同经筵官分为东西两班列在一边。等待前一人讲解结束,后续跟上作讲。 这就好像是一次演讲活动,所有要演讲的人要排序而来,一次上去两个,等二人相继讲完,然后再换下两人。 经筵讲官穿着大红袍,至于展书官以下的侍官则是身着青绿色锦绣服,给事中、御史和侍仪官共六人分别列于讲案的东西两侧,负责监督经筵讲官的礼节和体统。若有不合时宜者,就会遭到上书弹劾。 毕竟这是给皇帝和太子讲文学、礼法和经史时。任何人不能在礼数上有任何错漏,否则就有大不敬之嫌。这一次经筵。弘治皇帝担心太子朱厚照病情刚愈,干脆没有让太子出席,而本身弘治皇帝又有在经筵上提建文旧事的打算,在事情没有公论之前,让太子接受新观点有些不合时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