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〇〇章 千里寻夫 (第4/6页)
近百分之十的录取率,看起来很高,但却受限于地域划分。 在明初南北榜案发生之后,朝廷对于科举取士,一般是根据地域来进行录取。 到了仁宗洪熙元年,在大学士杨士奇的建议下,朝廷正式定下南北卷制度,南卷取士十分之六,北卷取士十分之四。 等到了宣宗登基后的宣德二年,朝廷又在南北之间增加了“中卷”,主要是将一些不太好划分南北的地域隔出来,南卷和北卷各让百分之五与中卷。 最后三卷划分为:北卷百分之三十五,中卷百分之十,南卷百分之五十五。 沈溪在这次会试中,竞争对手就是所有南卷的考生,虽然南卷在总录取中占据五成五的份额,可在会试中,南方考生却占了总考生人数的七成左右。尤其是江南士子,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全国最高的。 北方一直在科举方面有劣势,就算录取比例只有三成五,也是对北方举人的一种极大的保护性措施。 因为单从才学文章论,北方能中进士之人寥寥无几。 连划分考生号舍时。南卷的考生也被划分到相邻区域去,等考试结束收卷后,南卷、中卷和北卷会单独分开,从中选拔进士。 若会试中榜。到了殿试的时候,就没有地域的区别了。 “沈老弟,你没出来,不知道这几天城里闹得沸沸扬扬,说是考题泄露了。也不知是真是假……各种传说五花八门,私下传播的题目也是各种各样,分辨不清真伪,我都整理出来了,你先拿去看看,能否派上用场。” 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