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80 (第4/4页)
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传承源于黄道婆自崖州带回的纺织技艺。 黄道婆据说是元代棉纺织革新家。 又称黄婆。 生卒年不详。 据传说,黄道婆小时候给人家当童养媳,由于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她勇敢地逃出了家|门,来到了海南岛的崖州。 从此,她在海南岛居住了三十多年。 她在崖州期间,虚心向黎族人民学习纺织,不仅全部掌握了先进技术,还把崖州黎族使用的纺织工具带回家乡,并以她的聪明才智,逐步加以改进和革新,使家乡以至江南地区的纺织水平有所提高。 原来“民食不给”的乌泥泾,从黄道婆传授了新工具、新技术后,棉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乌泥泾所在的松江,也成了当时的棉织业中心,赢得“衣被天下”的声誉。 到了明朝的时候,这种工艺的生产中心仍在松江,民间当时传说“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而且棉织品种众多,有标布、扣布、稀布、番布、丁娘子布、尤墩布、眉织布、衲布、锦布、绫布、云布、紫花布、斜纹布、三梭布等。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三梭布,因为它是明朝皇帝制作内衣的专用布,细腻若绸,价格相当的昂贵,且外面买不到。 朝廷也不许这种专供布料在外面叫卖。 其次便是云布,也叫缣丝布,是一种以丝作经,以棉纱作纬的丝棉混合织品。 吴有为介绍这样的布匹给汪直:“这种云布在,上海县可是很有市场的,每一匹价格也不贵,富裕人家几乎都穿云布做的衣服,就算是贫家,也有云布做的内衣,外面可以穿苎麻做的衣服,苎麻布凉爽透风,很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