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有为家_分卷阅读67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76 (第1/4页)

    魏、晋以后,又称“交市”。时陆路贸易更加繁荣,海上贸易也开始发展。而到了隋代,在西北边境设交市监,掌互市事。

    唐贞观六年改称互市监。沿边设互市场,以马市为主。

    后设市舶使,掌管南海贸易。

    中唐以后,东南海运大盛,海上贸易超过陆上,广州、交州、扬州、泉州成为重要商港,至五代,设博易务。

    时互市皆处于政府严格控制下,贸易物品多有限制。

    文宗大和时,除敕准互市者外,普通人“不得与诸藩客钱物交易”。

    五代时,私贸兴起,后周始许民与回鹘私市。

    宋、辽、金、元在边境设榷场互市。

    在那个时候,海外通商更加重要。

    尤其是宋代,于广州、临安、明州、泉州等地设市舶司,还有密州板桥镇、上海镇、华亭县、青龙镇、江阴、温州等处设舶务和舶场。

    元代因为是少数民族开创,所以它只在泉州、广州、杭州、庆元、温州等地设市舶司。

    到了明朝,永乐时期,依然沿用元代的规制,在泉州、广州、杭州、庆元、温州等地,仅准贡舶互市。

    也就是送贡品的外邦船只可以互市,做买卖,别的是不允许的。

    而在北边,只有边民互市。

    边民互市贸易是指边境地区边民在陆路边境二十公里以内,经朝廷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而且大明还有规定,寸铁不许出关。

    哪怕是锅铲子、切菜割rou的刀子,都不许!

    虽然大明的这一硬性规定很极端,却愣是拖垮了蒙古的铁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