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3 (第2/4页)
不是白盖的,他到时候是要卖钱贴补县衙的,他付出的钱到时候也得收回来。 上海县用工多,自然就有人来这边做生意了,最开始是走街串巷的货郎,有统一 一的绿色马甲发给他们,这是吴有为规定的。 其次是工人们的服装,统一是半截袖,方便干活,九分裤,系带的裤腰带,鞋子就是很简单的草鞋,编成人字拖的那种。 这地方到了四五月份就热起来了。 满街的玉兰树都开了花,整座上海县都飘着玉兰花的香味儿,这让更多的人觉得,上海县漂亮了。 加上双季稻长势快,百姓们看到了希望,更是活得有滋有味,不少务工的人员纷纷涌向上海县。 这一日,吴有为正在看账本开支,老张跑了过来:“大令,不好了!” “大令好着呢。”吴有为合上账本:“怎么了?” “青浦县的海隅乡,遭了倭寇!”老张紧张的道:“万大人带人去了,让小的跟您说一声,还有,县城是不是也要有所准备?” “海隅乡?”吴有为皱眉。 整个上海(崇明除外),古代划分为十八个乡,分别是:风泾乡、胥浦乡、仙山乡、云间乡、白沙乡、华亭乡、集贤乡、修竹乡、长人乡、高昌乡、北亭乡、新江乡、海隅乡、春申乡、安亭乡、临江乡、平乐乡、醋塘乡。 只是那时是万历年间了,而且这些乡都已经早被分了出去,上海县现在是个新兴县城而已。 其中的海隅乡,之所以叫“海隅”,乃是因为那地方是靠海的一处偏僻的村子,可能是因为偏僻,那地方很少遭遇台风的袭击,所以生活相对来说富足一些。 突然遭到了倭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