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8 (第1/4页)
帝们的思想。 或者说,只有少数皇帝才喜欢看到文武祥和,很多都想着的是帝王之道。 只是在听了袁彬的话后,立刻就脸色不好的看向了袁彬身后的柏珍:“怎么回事?” 他允许文武不和,允许锦衣卫张牙舞爪,但是不允许锦衣卫擅自做主,在没有他的吩咐下,抓人,甚至是刑讯! 还是抓他看好的人,私自刑讯! 连锦衣卫的指挥使都不敢这么干。 袁彬直接就说了,柏珍的所作所为。 他虽然没亲眼所见,可柏珍这段日子越来越过分的行为,他也是知道的,只不过皇上没说什么,他也就没多管闲事。 以为留着柏珍是给万通当磨刀石。 只是柏珍太过分了。 锦衣卫好不容易有了点好名声,他努力了这么多年,他竟然敢... 环报复他,他就不是袁彬! 正说着呢,六部尚书到了。 科举舞弊案已经给了大明很多教训了,所以在听说了之后,他们都来了。 就连司礼监都来了王世贞这位掌印的大太监。 王世贞是最早使用太监“秉笔”一词者,云:“中挡之久贵,无过于萧敬者。年二十余则已侍英宗为太监,成化中入司礼,自是数废数起,凡四秉笔四掌印,几五十年而退休,礼数视大臣,凡为太监近七十年。九十一而后死。 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秉笔太监一词,嘉靖的时候才有专门的秉笔太监。 在明代文献中,最早冠之司礼监秉笔太监者是冯保。 载:“冯保,深州人,嘉靖中为司礼秉笔太监,隆庆元年提督东厂,兼掌御马监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