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记_分卷阅读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 (第2/4页)

了几遍,也没找出什么能与社会生活史扯上关系的内容。

    我去责问出主意的姑娘,却遭到她的嘲笑——说我不会找材料,接着劈里啪啦扔给我一堆网址,净是二三十年前关于这位吕作岷的花边新闻,还给我分析从中可以做出什么题目来——比如将网上报道与个人访谈作一对照,研究数字化史料的采信度;比如分析信息时代社会的娱乐化倾向;再比如研究舆论中心人物的心理状况与网络暴力问题、公众形象与私人生活的平衡问题;最不济也能写“21世纪初的艺人群体——以吕XX为例”……我被她说得很有几分心动,在网上扒了些八卦,眼看交作业的期限将近,预备和她一起联系吕作岷时,她却突然退了课!我慌忙去找老教授,却听闻他已去日本休养,短期不会回国;走投无路之下,只得按她给的地址,冒冒失失给吕作岷发了封邮件。

    在我自觉无望、已经开始联络学校实验室的老大爷时,突然收到了回复:吕作岷约我周末在他家中见面。

    我又喝了口茶,翻了翻采访大纲,摆出一个拙劣的笑脸:“吕先生,那我们开始吧,您介意我录音吗?”

    吕作岷和蔼地笑了:“当然可以,很遗憾你没有录像的打算,我今天涂了发胶。”

    他的普通话带着点轻微的台湾口音,还有一点翻译腔,因而语气显得非常柔和,显然,他是个会聊天的人。我看过他从前的采访录像,他的变化比我想象中小很多——他添了皱纹和白头发,而且皮肤松弛引发了面部的些微走形,但是举止、风度甚至是少年气质几乎与当年分毫不差。时光通常可不会对一位过气歌手如此宽容。

    “开始之前我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