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33.不是蠢是坏 (第1/4页)
中国古代铸币,首先是要雕刻出一枚母钱,然后用母钱翻砂制出模具,然后通过浇铸及打磨,形成所谓的子钱乃至孙钱,最后才流通全国,但翻砂制模及浇铸的过程,必然导致钱币上字样的模糊化,所以到最后真正在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其清晰度远不如最初的母钱,也因此中国钱币上没办法采用比较繁复的花纹。 而朱由崧准备制取银币的办法有些不同,首先他制作了一个带连接杆的巨大铁质构件,这个铁质构件由上下两块铁板(钢板)构成,上下铁板(钢板)对称的平面上,都由工匠以阴刻的方式雕刻出花纹和图形,然后将冲压出来的光板银币至于图形之中,再通过人力、畜力、水力在上铁板上一点一点的施加向下的压力,最终在光板银币上压出图案和字迹来。 由于银币的质地远不如钢铁坚硬,因此压铸时不会轻易损坏上下两块模板,而在挤压成型的过程中,由于银币本身的延伸性,所以,可以保证银币上的图案和字样永远是饱满清晰的,而且还会根据模具形成棱状的外圈,故而不但可以作为防伪标志,还可以避免百姓拿到银币后有意识的进行削边破坏,如此就确保单枚银币的重量基本恒定。 当然,铁质构件的强度问题以及人力、畜力、水力无法实现瞬间巨大输出的问题,朱由崧没办法采用快速冲压的办法,所以只能才能比较缓慢的持续施加压力的方案,所以,制造“福藩赏玩”银币的速度不会很快。 好在,目前朱由崧还不确定“福藩赏玩”银币的市场接受度,所以并不需要立刻就大批制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