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1章 (第3/3页)
数量再次盘活了整个胶州城的民生。 不止如此,楚霁正式下令,将一众涉及民生的产业,如粮食和油一类的,归于官府经营。 青黄不接时,由官府出面售卖粮食;五谷丰收时,亦有官府出资收购百姓手中余粮,以免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 大局已定,在王家和严家还在垂死挣扎之际,另外三家已经极快地反应过来。 他们不仅迅速令手下的店铺再次开张营业,更是以家中有子弟在官场为官,须得保持廉洁清正为由,献上了家族中的大部分土地,请楚霁划归官府所有。 他们这个反应,楚霁早已料到。 这三家家风尚可,被抓捕归案的不过是些可有可无的庶出旁支,并不会伤筋动骨。他们又有子弟通过了科举考试,在地方上任职为官。 这其中孰重孰轻,他们能够分辨清楚。 对于三家称得上是赔罪的行为,楚霁表示,伸手不打笑脸人,此事便算是就此揭过了。 三家献上的土地全部归为官府所有,后又分给了少地无地的穷苦百姓,极大地改善了胶州的民生,形成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自然,这是后话。 此时,王家和严家的犯事子弟,处斩、流放、监.禁,该如何便是如何。 在楚霁的连番打击之下,王家和严家再不复往日荣光,逐渐落败下去。 顺利地整顿了胶州世家,一改其官场的往日风气后,楚霁便和秦纵一同回到沧州。 以两年为期,他们必须全力以赴,让手中的势力成长壮大起来。 第一百一十一章 科举一事落下帷幕,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让寒门学子也有机会为官。 可上哪儿去找那么多的寒门学子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