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_分卷阅读6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8 (第3/4页)

微风迭起,心情舒畅。

    “陛下。这桑基鱼塘之事,在附近河流的低洼处已经开始试验了。”杨一清示意他看向另一个方向被栽种的桑树,再度开口道:“臣等以为,此举利国利民,还可防患,实在是神来之笔。”

    “但是……臣以为,更大的问题,在于北方黄河流域。”

    湖广一带的洪涝灾害只是偶尔几年的事情,在历史整体中都算富饶之地。

    可是黄河流域,从山西到山东,农桑上都问题极大。

    虞璁愣了下,终于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什么。

    黄河一带的问题,一是盐碱地,二是黄河改道,也会冲毁农田和人家。

    而且由于泥沙沉寂堵塞,甚至还会出现旱情,进一步影响收成。

    这个短板,将影响一整片区域的收成营获,让某些地区积贫积弱,而无力抵御鞑靼的来犯。

    “杨大人……似乎有所见地?”

    -2-

    杨一清摸了把山羊胡子,笑道:“老朽不才,只是曾任陕西按察副使兼督学,在当地待过几年。”

    “由于地势和矿产的问题,这黄河一带的土壤中都有盐水。”老人家说的不紧不慢,其他几个年轻后生都拿着本子边听边记。

    鹤奴在一旁临时搬来的小桌子上研墨伺候,早就熟练的不用人吩咐。

    “一旦干旱时刻,水汽蒸腾,土里的盐就会随着水位升腾,然后凝在这地表上。”杨一清回忆着从前在陕西见到的情形,有所感慨:“正因如此,盐碱地虽然能种庄稼,但一直不如东南一带来的轻松。”

    “老臣是想着,皇上的这个举措,能不能也放到北方去,改善下当地的黄河冲积和盐碱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