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6章 兵不血刃的办法 (第1/5页)
欲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这句话是清朝的龚自珍先生提出来的,他临终时正经历列强敲开国门的鸦片战争,后来发生的种种事件,无一不在证明此言的正确性。 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之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有很多,而辽与西夏是其中的佼佼者。 二者突出的原因有不少,但比较重要的是因为它们不但国祚很长,足足有二百多年,同时还拥有鲜明的文化。 中原王朝是正统,无论在文化还是经济上,都处在遥遥领先的地位,让外族无比羡慕和垂涎,纷纷效仿。 不管模仿也好,略加改动拿来用也罢,文字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可以相仿但绝不能照搬,否则你就被同化了。 西夏和辽朝的文字,都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汉字,融入契合自己民族的内涵,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属性。 但依据白芨跟草原打交道的经验来看,对方的统治者似乎没有这个意识,制度照抄还不算,且有全民学习汉文化的趋势。 儒家文化好用,创造文字很难,这也可以理解,有现成的东西干嘛还要费那个心呢? 可是,你连文字这一步都不去走的话,过个几十年,你们的子民是该继续信仰天神,还是去拜孔夫子? 真到了统治者觉得时机成熟的时候,双方大战一触即发,士兵面对面了就会突然发现很尴尬的问题,大家好像没什么不同。 学一样的东西,吃着差不多的食物,和平期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