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8章 统一标准 (第3/4页)
的口号,缓缓抬起地上的箩筐,用两杆大秤同时开称。 在秤杆稳住之后,林成和负责读数,许不言负责记录。 “一号秤,七十七斤六两,二号秤七十五斤十一两。” 比起以前的统计,重量和容量双管齐下的方式显得正规不少,在现场围观的人也渐渐意识到了不对。 这同样是一石谷,去掉筐却足足有一百四十斤,而写在交税簿子上的石,到底是重量还是容量啊? 往常交税的时候,虽然也是按比例,可多数的时候,他们事后都要按收税官的要求,补上一些粮食,是为‘凑数’。 白芨很早就发现了这个存在不知道多少年的现象,只是一直没有戳破。 其实官府的做法很简单,比如所有的田赋加起来是百分之二十,你家收了二十个箩筐的谷子,按照比例应该交四箩筐税。 由于民间的容器肯定不如官方的标准,不被认可百姓也无话可说。另一方面,官差们也不会用自己带来的容器把所有谷子重新统计一遍,这样要多出很多事,太麻烦了。 那怎么办呢? 简单,你们家不是两箩筐一石吗,我们就按这个来算,事后不够再补一点就是了。 就这样,官府用比百姓家里明显大一号的容器,装走了两石谷子,容器之间的差额还得另外补足。 收的时候,石是容量单位,可往上报的时候,石又变成了重量单位,这其中的差值数量极为惊人,可cao作空间太广。 只有统一按重量来算,事后折成人们熟悉的石,才是合理的。 随着最后一点谷子秤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