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大小姐,末世大佬来种田_第454章 仁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4章 仁德 (第3/5页)



    “老奴上回就想说了,虽然村里人都很忙碌,但每个人脸上都是带着笑的,不像其他地方的百姓苦着脸,看起来生生老了好几岁。”

    此外,还有一点李总管没说,前山村的人眼睛里有光,以拿到正式的身份牌为荣。

    “你个老货眼睛还是那么毒,说的没错,这里的人心怀希望,所以脸上情不自禁会带着笑。”

    身为统治者,宋继兴其实不愿意看到这种场景,不是因为心狠,也不是嫉妒女王能把村子管得这么好,而是出于稳定的考虑。

    有期待自然更有动力去过日子,但人都是不满足的,形成了习惯之后,一旦期待落空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往残酷的地方去想,每一个有人性的帝王,都不想自己的子民饿死,可同样也不愿意他们吃得太饱。

    几千年来出了无数皇帝,虽然牧民的政策各有不同,但最终都会朝时松时紧的方向发展。

    一言以概之,就是折腾,在加税还是减税方面来回横跳,时刻撩拨百姓的神经。

    这本是许多帝王心照不宣的治国心得,直到神州大地最后一个王朝出现,把这个秘密摆在了明面上,且做得特别过分。

    三十三两白银政策:官方层面把一个家庭的年收入控制在三十三两银子,而他们一年的必要支出是三十六两,因此他们一生都在为每年三两银子的家庭赤字而努力。

    时刻处于负债的状态,百姓就没有心思去想别的,不努力干活种地,很快会被淘汰。

    脑子清醒的帝王,多多少少都会用这种方式去控制下面的子民,只不过程度轻重有别,这要看个人素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