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 (第3/4页)
之请,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将曲谱写下来,给我们这几个老古董收藏起来。您放心,我们会好好收藏的,这样的文化遗产,值得被所有人知道。” 黎桦道:“当然可以,我现在就写下来。” 曲岚激动的老泪纵横,另外几个老艺术家纷纷上前握住黎桦的手,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 他们古乐部门没有什么钱财,国家拨的经费都用来收集各种乐谱了,没有什么能感谢黎桦的。 黎桦毫不犹豫的默写下曲谱,他们真的非常感激。 没多久中央台采访的记者过来了,将黎桦吹笛的视频拍下来,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后,千恩万谢的请黎桦吃了一顿晚饭。 黎桦跟几个老人相谈甚欢,他活得太久,什么朝代都了解一些,让这些艺术家刮目相看。 历史都是相通的,虽然他们是研究的古乐的,但对历史的研究也不少。 即使这样,他们这些人加起来,也没有黎桦知道的多。 一时之间,曲岚不由生出许多感慨。 吃完饭后,曲岚赶在中央台之前发了一条微博。 @曲岚:谁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了解历史,果然不能以偏概全。小黎真的让我刮目相看,他博古通今,竟让我这个老太婆觉得汗颜,老了,以后的世界就是年轻人的了。 曲岚只有十几万粉丝,但喜欢她的都是真正的文化人。 他们不知道小黎是谁,但纷纷感慨,虽然大部分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历史了,但仍然有热爱历史文化的人,z国文化永远不会被历史长流淹没。 直到晚上七点半,央视的微博发了一个消息。 发了黎桦吹笛的视频,配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