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23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238节 (第5/7页)

    更重要的是,子思还是孟子的道统传承老师,便是说孔子的儒家思维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西侧第二位的孟子,是四配圣人里辈分最低的,但却获得了“亚圣”的称号,便是因为孟子振臂高呼,捍卫儒家的旗帜,完整而全面地继承了孔子思维。

    第212章 朱棣:把荀子抬回圣人该有的位置

    之所以亚圣是孟子,而不是荀子。

    便是因为孟子,同时丰富并开创性地将儒家学说发扬光大。

    以“性善、王道、仁政”的基本理念的孟子,以其无与伦比的“浩然正气”,不但在百家雄起时为儒家赢得了尊严,同时也为孔子之后儒家的整合和此后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正因为孟子中兴,儒学从孔子之后,再次成为显学并最后经董仲舒的改造而成为独尊的正统。

    朱高炽继续给父皇介绍道。

    “在颜子、子思的东侧从北往南,分别是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

    “在曾子、孟子的西侧从北往南,分别是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

    除了朱熹,其他人基本都没听过吧?

    没关系,这四配十二哲共十六人,除了子思、孟子和朱熹之外,另外十三人都是孔子的入室弟子,是因为辈分在这摆着的,听没听过不重要。

    而朱熹之所以能配享从祀孔庙,那便是因为理学的缘故了。

    “等等。”

    朱棣蹙眉又回味了一遍。

    是不是少了点什么?

    “荀子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