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63节 (第5/6页)
变,或者祖上没从事过国家的经国济民管理工作,夏原吉不相信对方能说出这种话。 可偏偏吊诡的是,姜星火这个名字,他连听都没听说过! 难不成,真有生而知之者不成? “所谓通胀,就是因纸钞超发,购买同样事物需要花费比过去更多的纸钞的现象。” “所以就如同大禹治水一样,堵不如疏!” “想要让纸钞价格稳定永远不改变,是不可能的事情,不仅朝廷会超发,民间也会随着繁荣创造更多的真实价值,也就需要更多的纸钞作为一般等价物。” 听了这话,夏原吉恨不得击节叫好,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朱元璋制定的钞法在他看来必定败坏的结症。 就算朝廷不超发宝钞,随着民间创造财富能力的增长,宝钞一样需要超发,否则宝钞就会变得比纸面价格更贵,进而形成宝钞-铜钱的利差。 而姜星火这番话里,最难做到的就是堵不如疏这四个字。 因为所有玩纸钞的朝代,一旦开始‘疏’,那就如同在黄河大堤上钻了个孔,过不了几年就是纸钞超发到洪水滔天了。 那么,到底如何‘疏’?如何才能确保‘疏’的时候,纸钞的币值能稳定下来? 夏原吉隐隐约约,理解了‘货币锚’这个概念。 但还需要姜星火给他把这层乌云拨开,才能见到后面的大日。 “价值锚,就是让纸钞与白银价格单向挂钩,以白银价格锚定纸钞,但纸钞不锚定白银。” 姜星火笑了笑,说道:“当白银作为锚定物而非储备物时,就不需要实体白银大规模地进行流通,也不需要国家的白银持有量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