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27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国师 第275节 (第5/5页)

   看着有些感怀的卓老头,姜星火应道:“别有武陵溪上,秦人在、仙路犹通。待前村浪暖,鼓楫问渔翁,此兴谁同?”

    这两句,都出自元末词人邵亨贞的《六州歌头》,卓敬所言乃是上阙感怀,姜星火的回应则是下阙结尾的神来之笔。

    颇有些刘禹锡那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味道。

    “树还能活?”

    卓敬看着姜星火,若有所思地问道。

    “当然能。”

    姜星火肯定地答道:“不仅能,而且只要熬过了这个寒冬,待到春风轻抚大地,便可冲天而起。”

    “如何活?”

    “听我道来即可。”

    姜星火微微抬起了头,仰望着天穹上繁密的云层。

    天色渐渐阴沉,然而乌云之下,一轮当午红日却正在冉冉升起。

    看着卓老头和姜先生打完了机锋,郑和顺势把话拉回正题。

    “姜先生,不知这最后一课,要讲什么?”

    “讲《国运论》第四卷。”姜星火淡淡答道。

    随后,也不待三人提问,姜星火率先向朱高煦问道。

    “伱可还记得,《国运论》第一卷,都讲了些什么?”

    朱高煦作为姜圣开山大弟子,对此自然是背的滚瓜烂熟,他自信回答道。

    “记得,讲了制造力就是种植粮食的能力,还讲了制造力决定制造关系,物质地基决定顶层结构,又讲了关于‘王朝周期律’,也就是王朝普遍不超过三百年寿命,根源就在于人地矛盾上的问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