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9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93节 (第2/7页)

“我们也害怕得紧,不如带上我们如何?”朱棣忽然骑在驴子上说道。

    驴子打了个响鼻,似是也赞同起了朱棣的意见。

    那乡间土豪作态的年轻人,眉宇间笼罩了一丝森然,旋即舒眉豪爽大笑道。

    “好,好好!四个也好,十个也罢,都一样的!”

    “且随我上路吧!”

    朱棣支线不会写太久,试图通过朱棣视角来看看彼时大明民间的真实风貌,让大家感受一下改造一个老大农业国究竟会面临哪些切实的问题,也避免一直讲课对大家造成的审美疲劳.支线情节尽量会写的转折多一些、紧凑一些、真实一些。

    第103章 建文帝,回不来喽

    秋天的江南土路边,十几骑顺着一个斜坡走了下去。

    方才没走出去多远,大约也就是一里半的样子,拐过一道如同屏风一般的小土坳,一座村落便出现在眼前。

    说是村落,也不太准确。

    依着朱棣看来,更像是坞堡。

    所谓坞堡,便是自汉末以来流传千年的战时民间自卫组织形式,有完整的防御工事,在内部可实现简单的自给自足生产,北方多称坞,南方多称堡。

    《晋书·苏峻传》记载: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

    坞堡的建立,说白了就是为了应对天下大乱的,当天下大乱之际,百姓既然没有政权力量保护,那便只得寻求乡间自卫组织的保护,一般来讲,坞堡的建立在最初都是百姓自发自愿选择的结果.当然了,组织这种东西建立起来以后,加入是自愿的,离开自不自愿就不好说了。

    闲言少叙,待离得近了,朱棣方才仔细观察到,村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