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国小鲜(科举) 第114节 (第3/7页)
起来,难免觉得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有?些迂腐。 什么醉心学问,这也就是好年景,遇着明君了,君不见昔年战乱、朝堂纷争,上位者随便一句话?,就足以叫宋氏一族万劫不复。 单靠清流书生们的笔杆子、嘴皮子? 难! 若真想让家族再续百年,朝中必须要有?能说得上话?的自己人。 思及此处,宋伦站起身来,“无妨,我亲自去同父亲说!” 第78章 相亲 一个王朝是否有前途,看它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即可。 地方上,大禄朝有完备的府州县学机制,只?要足够优秀,每个阶段都能享受朝廷补贴; 中央上,朝廷也设立了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下?辖太学、律学、算学、书学、翻译学,另有直属太医署、天文馆等衙门的医学、天文、农学、火器学等诸多专科学院。 其中太学为专门面向科举设立的综合学校,只?招收五品以上官员后代和各地府州县学之?中成绩优异者,另有乡试名列前茅的,也有机会入学。 余者皆为专业机构,并不直接参与科举考试,优秀人才?毕业后可直接进入朝廷为官。看似是捷径,但因官场出身低,前程就非常有限,一般五品封顶。 历届乡试都在八月,获得太学入学资格者,可享受特殊补贴并直接走官道。只?要及时启程,一般年前都能赶到京城。 正月放假,皇帝都不上朝,二月又多?节令,非常适合读书人外出踏青,开阔心?胸,故而国子监每年二月底开学。 秦放鹤便是天元二十九年二月中旬抵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