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资本狂人_第0367章 高弦要改港元印刷机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367章 高弦要改港元印刷机制 (第3/4页)

费的程度更大一些,只要煽情了,报纸销量就跟着上去了,至于高弦的处境,谁会去在意。

    “老剧本”里,像包裕刚、李半城这些被香江媒体盛赞为民族英雄的商界精英,在收购完九龙仓、会德丰、和记黄埔、香江电灯这些极具英资曾经不可一世色彩的企业后,完全可以趁势拿下处于困境中,且股权分散的怡和,因为其不像执行汇丰条例的汇丰银行,直接限制死了持股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一,而是遵从香江公司法,无法超越市场游戏规则下的资本绞杀。

    可结果呢,气势如虹的华资,还是放过了怡和,让它逃过一劫,迁离香江。

    这里面的奥妙,外界无法百分之百知道,但多少能够猜到,诸如英资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觑等等的原因,让华资心生忌惮。

    现在的高弦,动作要比包裕刚、李半城等快了好几年,自然而然地需要考虑,不要真把此时实力更强的英资惹毛了。

    另外,看到高弦如此大出风头,香江华资未必全都乐见其成,不乏羡慕嫉妒恨,或者担心他随着财雄势大捞过界,损害自己的传统利益。

    这就是有人就会必然存在的江湖,数不清的各种莫名其妙的恩怨纠葛,在不知不觉当中,不受控制地发生。

    别人内心对自己的真正观感,高弦的手够不着,他只能先让负责公共关系的张永抗,去香江媒体那里运作一下,销量卖得差不多了,大家的调门放低一些吧。

    好在,香江媒体也不都是一窝蜂,在财经媒体领域越来越被认可的《信报》,便分析了有利银行给高弦造成的负担。

    做为《信报》主编,林行智这些年一直笔耕不辍,天天都写评论,其中就吐槽了高弦版港元的不足之处。

    “之前有利银行停止发钞后,我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