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肆百伍拾壹回 天下第二聪明人 (第4/7页)
,话也不同人说,难道竟是皇上身边的人?” 这个黄先生答应了出手,虽然还未建功,童贯却似笃定他能成功一般,此刻显得气定神闲,听见手下人疑问,微微一笑,摆手说道:“你等都是井底之蛙,哪晓得天地之阔?此人虽穿道袍,却不是真道士,他乃是元丰五年(1082年)的状元郎,姓黄名裳……” 亲信们大奇:“状元郎?岂不是个文官?” 童贯点头道:“正是文官。那一年,此人三十八岁,做了几年翰林,后来放了外任,一直坐到福州知府,后来当今官家即位,遍搜普天下道家之书,共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称为《万寿道藏》,欲雕版印行,听闻这位黄知府学问精湛、为人仔细,便召回朝中,以刻印之事委之,呵呵,我记得那是政和元年,黄先生已是六十七岁高龄。” 说到这里,眼中闪过羡慕、钦佩之色,喟叹道:“当时朝臣都以为,他年近古稀,又有许多旧疾,怕是要终老在此任上,不料此人当真是聪颖无双——伱道如何?呵呵,他为了刻印无误,逐字逐句细心校读道藏,耗费四载光阴,精通天下道学,居然从中悟出轻体长生之法,不惟一身沉疴尽去,更是自家创想出无数奇妙本事,练成一身动地惊天神通。” 亲信们都听得目瞪口呆,惊骇道:“若如枢相所言,此老就这么读读书,便能无师自通,练成无双本领,这岂不是天下第二聪明的人?与他相比,我们岂不是都成了顽石、朽木?这人的聪明,怕是也仅次于枢相了。” 童贯又气又笑:“你这些猴子,不要放这等臊屁!这话传出去以为光彩么?被人听见,老夫的面子都要剥光了。老夫虽然自诩聪明,与此人相比,却是云泥之别!” 不由叹息道:“唉,世间之大,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