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节 (第2/7页)
的哲学家”。 虽然哲学家这个词在后世有点被玩烂了,但当时的确是妥妥的褒义词。 但教会就不太乐意了,也在报上登文章和李谕的“可证伪性”对线。 李谕虽然文章中没有指名道姓提教会,但教会也不是傻子,这都看不出来,那真是不如去卖红薯。 不过李谕敢在法国发表可证伪性的文章,也是瞅准了法国天主教的地位。 虽然法国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也是天主教大国,天主教信仰占比最高。但如果了解过法国宗教史的可能就会发现,很多人都会说法国是“天主教孝子”,一定是带引号的“孝子”。又或者直接说他是“天主教戴孝子”。 说的就是法国对天主教的种种行为真是太“孝”了! 先是在十四世纪时把教宗从罗马搞到自己境内,一直困了半个多世纪,期间几任教宗都是法国扶持的傀儡,史称“阿维尼翁之囚”。 然后法国内部搞了个宗教战争,幼主继位,美第奇王后涉政。这位美第奇王后有点像咱大清的慈禧,政治手腕是有的,但是政治智慧不够,激化了与另一个教派胡格诺派的矛盾。 好在胡格诺派的领袖雄才大略,继位后收拾好了烂摊子,即著名的波旁王朝首任国王亨利四世。但亨利四世没多少年也被暗杀了。 后来还有更出奇的,在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如日中天时,法国竟然联合东边的奥斯曼帝国,和苏莱曼搞起了联盟!阿天和阿绿联合起来对付另一个阿天,你敢信!? 史称“渎圣联盟”,瞧这名字起的。 还没完! 之后的三十年战争,说起来是新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