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节 (第6/8页)
具有个人风格与创造力的动作融入到整个滑行过程中。 出发前,选手们就已经提前设计好了路线与动作,杞无忧的滑行路线和在每个道具上做什么动作也是和教练们讨论后再经过多次练习才最终确定的。 先前的赛道训练中,他就已经熟悉过一遍场地了。不同规格的比赛,场地地形与道具的设置是有一些差别的,需要选手们不断地变换滑行节奏来适应。 这里的赛道地形算是比较常规的,整条赛道的滑行距离很长,道具区有闪电杆、梯形箱子、半管等,还有一道漂亮的彩虹拱桥。 前面的三个道具,杞无忧分别做了不同脚位、不同方向的转体180和360。 电子屏幕上实时同步着赛况,广播里传来现场解说员的声音:“这位运动员是首次参加国际赛事的中国滑手,wuyo qi,今年17岁。首先反脚出发,第一个闪电杆,转体180上杆,360下,正脚落地,很稳。好的,下面来到第二个道具——他没有选择比较简单的箱子,而是来到了半管……” 由于测试赛上没有观众,滑手们也不会上难度,解说员完全是摆烂式解说,语气全程没什么起伏。 顺利越过前三个道具,来到跳台区。 杞无忧滑行速度极快,两侧带风,迅速冲向第一个跳台。 腾空跃起的一刹那,身体便开始了绕着斜纵轴空翻叠加转体,速度与力量都达到了极致。 360、720……旋转三周半直至1260! 身体直来直去地绕横轴或纵轴旋转太过于刻板,观赏性和难度都不够强。比赛中选手们所做的一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