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9 万般皆下品 (第4/6页)
一同出现在长安,则是一同约好郊游的,不想在这里碰见了李弘等人。 李弘看了看初唐四杰,全然没有了盗取诗赋,跟初唐四杰吟诗作赋的雅兴。 何况,王勃此诗也隐约暴露了他的政治抱负跟失落,对于王勃眼高于顶的心态,李弘懒得去理会。 但也不想因为王勃一首诗,而让聚众在此的众多学子,只知沉浸诗词一道上,而荒废了其他学业。 再者,王勃此时辞学归乡,也有因为看不惯弘文馆、国子监渐渐变得多学科,而不是以诗赋为主的原因。 这让从小就背负神童之名的他,无法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所以提前生出了辞学归乡的决定。 四人年少时在长安都享有美誉,如今聚集在一起,自然是引得其他众多学子情绪高涨,大有鼓动着四人来一场赛诗会。 李弘心里叹了口气,文风渐盛是好事儿,但如果全民皆文,那么大唐国运武力以及地位将会变得每况愈下。要不然历史上,也不会在母后掌权后,兴出武状元一事儿来振兴大唐武力。 李弘看着众人高涨的情绪,每一张热切期盼的脸庞,突然间问道:“既然大家都觉得王勃刚才那首《咏风》是首好诗,那我倒要考校下各位,请问……这天地之间的风又是从何而来?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又为何有大有小?我们咏风,以风喻人也罢,以风言志也罢,但我们真正的了解风吗?” 众人所料不及,太子竟然抛出这么一个抽象的问题!风还能从哪里来?自然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