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秦 第11节 (第5/6页)
一边煮一边将买到的那块卤盐用温水侵泡起来。 古时候的盐又叫卤盐,通过熬制卤水而浠出能食用的盐,像这样一块还没有处理的卤盐其实是不能多食的,会中毒,但便宜。 范雎要的正好是浠盐时别人不要的卤水,早些时候大部分卤制品所使用的卤料都是这么来的。 等锅里的白色浆水熬制得开始翻滚,范雎将手上的卤水一点一点的倒进锅里,边倒边在锅里搅拌,这一过程被称为“点卤”。 煮沸的浆水慢慢的在点卤的过程中凝结,这时就不能那么大的火了,也不能再搅拌,而是慢火等它凝固凝实。 一锅白色的浆水,原本如同滚动的雪花,现在却神奇的变成了玉膏一样。 晶莹剔透,玉之骨髓,食之长寿,这就是“长寿玉膏”名字的由来。 食之长寿,还真不是在乱说,我国长久以来的饮食习惯偏向于碳水化合物,而少蛋白质。 人的生长生存所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是需要均衡的,但在古代普通百姓要吃够rou,实在太困难。 而豆类制品却是最好的植物蛋白。 所以在蛋白质大量不足的情况下,多食用这“长寿玉膏”,的确有益。 还有一方面,古时食物粗糙,人到老年牙口不好,难以下咽和消化,吃不下饭自然人的身体就不会健康到哪里去,而“长寿玉膏”则完全没有这样的问题,我就有了老年人常食则长寿的说法广为流传,这也是“长寿玉膏”名字由来的另外一个说法。 赵政垫着脚,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