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2 (第2/4页)
探究地看向他这位恩师。 “皇上说得是,其实臣也是受晋王妃启发,略有所感,才写下了这么一道折子。” “哦,此话何解?” “那日,晋王妃回谢府看望我们两个老骨头,闲聊时,提起她治理晋王府的一件小趣事。她说她回来的那天,正巧调理了两个小管事。事情呢,是这样的,管事乙状告管事甲贪墨银子。晋王妃展开调查,才发现,每次他们出去采买,都会去账房预支一笔银子,除去采办的银子外,剩下的都要上交的。” “管事乙一直都很老实地把剩下的上交了,每一回都是管事乙先上交所剩,管事甲稍晚一点。有一天管事乙看到管事甲从银袋子里拿出了一部分银子,剩下的,才上交账房。管事乙当时气坏了,就把他告到王妃跟前。后来王妃调查,发现他们出去采买时领的是一样的钱,可每一次,管事甲上交的银子都和管事已一样的数目,管事甲却能每次都剩下银子进自己的裤腰袋。” “晋王妃就觉得奇怪,于是就派人去清点管事甲采买的货物。令人吃惊的是,管事甲采买回来的东西,质量比起管事乙的那些,只好不差。那些多出来进了他腰包的银子,都是他起早贪黑四处奔走,货比三家,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可以说是他应得的,拿了,无可厚非。当然,不拿就更好了。这些,不就是两个人的能力问题么?” “对此,老五媳妇是怎么处理的?”周昌帝感兴趣地问。 “那丫头啊,只是罚了管事甲交上他一个月瞒下的银子,然后继续让他们凑在一块管采买这一块。甚至还人为地给他们制造了一些矛盾,预防两人以后抱成一团。” 周昌帝点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