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圆梦巨人_分卷阅读18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5 (第1/4页)

    这些寺庙为何如此有钱?原来寺院有寺院田,僧尼的衣食便主要靠寺院田收入。寺院田多为“善人”、富户捐赠或帝王公侯恩赐,一来二去便积攒了成千上万的田地,尤其前朝在位者更是赐下不少寺院田,还都挑好的赐,差的还觉得委屈了僧人们。最关键的是寺院田享有特权,其田赋免交。就这一点儿就能让寺院每年攒下总量三分之一还要多的粮食。

    而寺院僧侣并不需要直接去耕种田地,僧人们通过出租或役使依附在附近的农民,因为这些田地不交税,哪怕收的租子比地主们还要高,大多数农户还是很愿意租种的。再加上寺院田大都是上乘肥沃的土地,每亩收的粮食又比普通田地多出不少,寺院周围一般又相对和平宁静,即便起了战事那些个打仗的也不敢随意破坏寺庙的东西,常年住在周围安全上又是一个保障。所以有大批的农人争着抢着愿意依靠寺庙过活,可谓是一举多得的事儿。

    除了寺院田,寺院还经营商业,发放高利贷等,不仅有银钱放贷还有租谷放贷,剥削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贫苦百姓,大肆聚敛财富。因此,这些僧人们的生活十分优渥,常有“富僧似地主”一说。

    就拿其中一例洛城来说,现已建寺院达1367所,僧尼童行6万多人,田地1960顷56亩、园地3987顷73亩,各县寺院拥有田地为:闽县2438.62亩,侯县4059.40亩,安县3611.78亩,清县2882.81亩,长乐县1518.79亩,东乌县3349.13亩,楚江县1739.07亩,长溪县1014.16亩,九元县2422.33亩,安邑县1444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