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92章献捷 (第1/5页)
元贞七年三月二十八,吴王李伏威回朝。 因为他是押着高句丽官员回来的,算是班师大军献捷之举。 而且春光正好,朝廷上下也都想热闹一下,为元贞七年开个好头,李破觉得也正是应该。 去年大捷的时候,消息来到大唐,长安乃至于大唐各地得到大捷的消息之后,可以说是举国欢腾。 那会就有人提议想要大肆庆祝一下,被李破给压住了,主要是因为到了冬天,百姓的日子又开始苦巴巴了起来。 军事上的胜利确实值得大书特书不假,可战争对于普通人而言,并不友好。 元贞六年的冬天,不管是百姓还是大唐,其实日子过的都很紧凑,远不到朝中人们挂在口头上的盛世或者是承平时节的程度。 也就是内部没有了战乱,人们渐渐都能够专注于改善自己的生活了,却离着富裕还远,隋末战乱的后遗症不是那么好消除的。 朝廷其实也不好过,北方大部分地区还在免税,进入国库的粮草,物资大部分来自于蜀中。 江南各道情况虽然比北方要好的多,可漕运未曾展开,运送粮草之事就比较困难,朝廷索性也不费那个事了。 江南各道交上来的粮食就近送往山东,河南,河北,供征朝大军以及驻扎在河南,河北的各部军旅进食。 蜀中也不愧是天府之国,粮产一年高似一年,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支撑着关西,西北各道的运作。 日子过的最好的其实还要数李破起家的晋地,粮产足够晋地的人们自给自足,而且北边的牧场还能供应rou食,去往突厥通商的人还是愿意走晋地到大利城这条商路,就是因为一个好走,也安全。 更为近便的朔方,榆林商路,则要差了许多,一个是驿站系统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