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 镇压气运三百年 (第2/4页)
这一点,李浩然的体会可比刘狄深刻多了。 也让川中吴氏这些原本作威作福的二世祖尝一尝寒门子弟的苦处。 李浩然点了点头,忽然就想起了一个不太靠谱的问题。 “谢夫子,我还有一事不解……” 李浩然摸了摸下巴,问了一个在三国之人看来有点哭笑不得的问题。 “不事其国,也要被文庙责罚?” “那三国有些朝秦暮楚的墙头草家族,岂不是隔三差五要被礼殿降火烧一顿?” 听到李浩然的问题,谢灵韵笑了笑说道:“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足够惊动文庙的啊?” “况且,有些家族背叛原来的国家是有原因的。” “《孟子》有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为腹心。”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谢灵韵解释说道:“比如魏国曾经爆发过淮南三叛,乃是因为国内司马氏弄权,频繁诛杀曹魏旧臣引起的。” “这种情况下,因为是魏国内部纷争,只有曹魏会追究他们叛国的罪名,文庙反而不会降下惩罚。” “又比如夷陵之战时,昭烈帝兵败猇亭,将领黄权归路被阻,不愿向吴国投降,只能投降魏国。这种情况下,连蜀汉国都没有追究黄权的责任,自然也不会被文庙责罚。” 刘狄点了点头说道:“谢夫子不愧是出身终南山谢氏的名门,这样一解释,便叫人豁然开朗了。” 李浩然点了点头,谢灵韵开口问道:“浩然,今年腊月,也就是三个月后就有进士试。今年是罕见的‘三会之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