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归黄金年代 第344节  (第3/9页)
拿金钱能够换到的时候,荣耀就发生了质变,再也没有人去信了。    而现在这种情况还没发生,电视电台上一些企业打出来的广告里所谓的市优、省优、部优可是实打实的,半点都不惨假。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司特公司的产品突然打出了什么全美食品协会又或者泛太平洋饮料博览会评定,甚至全球行业金奖的荣誉,再加上一定的媒体推广和鼓吹,那么其影响力就足够。    越仔细琢磨,宋援朝觉得郑国元提出的这个办法还真是不错,再说这个办法的可行性也非常强。    像后世,自己给自己发个奖,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是非常平常的事,那个企业不这么干的?    去一些企业的荣誉室看看,那些放在漂亮玻璃柜里的奖杯奖牌中90%都是自己发的,剩余的9%来历不明,真正有含金量的连1%都不到。甚至有的企业更搞笑,所有的奖杯奖状都是野鸡货,随随便便从义乌那边买来的,要什么款就有什么款,要怎么高大上就怎么高大上。    当然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郑国元可以说是实施了一个创举,他自己恐怕都没想到,自己的一个推广市场的念头居然成了某行的祖师爷,当十几年后,各式各样的荣誉铺天盖地,成了笑话的时候,回想当年自己给宋援朝提的建议,郑国元就觉得着实可笑。    宋援朝考虑了下欣然同意了郑国元的这个建议,而且既然要搞就不能单单搞饮料一款,索性把司特公司所有的产品全部弄上得了。    至于什么奖项,这个也不难。    国外这样的机构简直多如牛毛,仅仅美国、欧洲那些西方国家许多所谓的民间协会大多数都是靠发奖生存下去的,这种事在国内是新鲜事物,但在国外却不稀奇。    就拿郑国元举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