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_第112章 争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章 争执 (第4/5页)

意见不和,为战功而主战,不争权才怪。”

    “主战?要有兵有粮才能战,端平一战,败得一榻糊涂,还不足以说明武夫不能成事吗?”

    “边境兵祸连绵,田土荒芜、民不聊生,若非端平之失,何至于此?”

    “可惜了左相呕心沥血……”

    黄镛忽然道:“诸生所言不错,但我认为,左相千不该万不该,不该逼杀余玠。”

    李瑕一愣,转过头,问道:“是左相逼杀了余玠?”

    黄镛叹息一声,点点头,道:“左相与赵相公素来不和,余玠是赵相公的门生,与左相也是恩怨不小……何况,余玠也不是全无错处,他凡有奏疏,词气不谨,确是不知事君之礼。”

    “词气不谨?”李瑕有些疑惑。

    仅因“词气不谨”,逼杀功臣?

    然而,几个太学生之间又争执了起来。

    “赵葵自丢了相位,却怪到左相头上。余玠身为赵葵门生,替其出头,处处使绊,故意派人取代了左相安排的戎州帅。这些武夫步步挑衅,左相不过是召余玠回朝,余玠做贼心虚不敢来,服毒自尽。左相又错在何处?”

    黄镛道:“我并非是在说左相不对,只是觉得哪怕政见不和,也不必逼杀大将。”

    “逼杀?余玠拥兵自重,被左相戳穿,畏罪自杀,何谓逼杀?!”

    “将个人恩怨牵入朝政,如何不是逼杀?!”

    “器之你这是何意?指责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