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_第104章 新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 新家 (第4/5页)

别指责宋朝房屋价高、百姓无立锥之地。因此,朝廷倒也有设店宅务,租些廉价宅院。”

    “那种我们也租不了。”李瑕换了一身锦衣华服,把仅剩的两串钱交给韩承绪,道:“你们安心歇养,我出去一趟。”

    “小郎君万万小心。”

    “嗯。巧儿,你空了把情报写下来,不急,慢慢来。”

    “好啊。”

    李瑕又向高明月点点头,示意她留意着门户,保持警惕。

    他出了门,却并未马上去右相府。

    因为,他不信任程元凤,否则也不必费力租宅院了……

    磨刀不误砍柴功,李瑕先把临安城的地形熟悉了。

    因宋廷未曾将临安府当作名义上的都城来修建,城池保留了“大宋承平时”杭州旧城的轮廓。但它又是实际上的都城,南渡时就已四方之民云集,一百余年来人口不断增加,如今仅在册户籍便有三十九万户、一百三十万人,实际恐有两百万人。

    于是,形成了一个极复杂、极矛盾的大都会。

    一方面,它内城、外城连成一片,不断扩张,户口浩繁、州府广阔;另一方面,内城夹在西湖与钱塘江之间,四十万人口在里面,还要留出宫城与官衙,无比拥挤。

    第一眼看去,杂乱、吵闹、拥冗,所谓“蜂房蚁垤、盖为房廊”,屋巷错综复杂;然而再仔细一看,它又是那样井然有序,坊巷规划细致、因地制宜。

    宋廷的治理极为……精致而繁复。

    它与蒙古的放养政策几乎是形成了两个极端,它是那样环环相扣,细密而庞大,巧妙而冗杂,最后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李瑕知道,若让他来当临安知府,他不可能治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