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5节 (第6/8页)
倒不是酒有多好,而是在匮乏的年岁里,一点点不同的滋味,都是值得珍惜的,因为下一次品尝,就不知是何时了。 “是啊,”贺欢却是想起了六镇的烈酒,“听说刀酒也是从这酒蒸制而成,这襄阳真是无物不有。” “对,全靠队主你把咱们带到襄阳!”刚刚落下户籍的小卒眉眼都是喜悦,“等到明岁,咱们攒够了钱,便走走关系,将家人也迁过来,也过过好日子!” 贺欢笑他:“你家人祖辈都在放羊,会纺线么,会抽丝么,什么都不会,你养得起一家子人?” “都能学啊!”那汉子得意道,“纺线有什么难的,三岁小孩都会,再说了,入了襄阳,便是襄阳人。” 贺欢目光一动,想起阿萧给他留下的题目。 他这些年久居六镇,习惯、吃食、语言,都已经成了鲜卑人的样子,对六镇的镇将来说,他和鲜卑人没有区别,在那里,没法种田,想要生存,就要按草原人习俗以放牧为生。 而如今,才来中原没有多少时光,这些手下们,便想着在这里生活了。 “在这里,不会不习惯,不会想家么?”贺欢貌似随意地问道。 立刻有人笑道:“队主,你是黄汤喝多了,才说得这胡话,这时有吃有穿,哪里能不习惯?从小在草原上忍受饥寒,咱们倒是习惯了,但这种习惯,你就说想不想改吧!” 一时间,众人纷纷大笑,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贺欢觉得似乎找到了更深的不同,地域造成的不同,但又有那么多的相同——无论血缘祖辈,生活在草原的,便是草原人,胡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