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5节 (第3/8页)
便是需要你寻些志同道合之士,在军中传道。” 贺欢神色郑重地起身,重新坐回原位:“请阿萧放心,我会将此事尽力做好。” 他已经开始盘算,这些日子里认识的人里,哪些比较能来事,愿意思考这些天下大事。 萧君泽满意点头:“数术外的课程,我们先说到这里,我先看你把乘法背得如何了。” 贺欢笑了笑:“这个不难,我虽有些不熟悉,却也能背了。” 他从小便聪明,平时不说过目不忘,但很多的东西,只要看上几遍,就能背得七七八八,所以,虽然只是识字、背了论语孟子几本书,却也在这个时代算个有学之士。 萧君泽道:“那当然,太笨的学生,我可不会教的。” 因为他的教学水平实在低下,学生遇到不懂时,他就会处于一种焦躁状态,所以,十分需要聪明能自学揣摩的学生。 等教完后,萧君泽又给他留下一道新考题:中原人和草原人,有什么区别? …… 接下来几日,萧君泽便开始梳理襄阳的产业,晚上则抽出两个小时给贺欢上课。 襄阳的产业最大头是纺织业,这很正常,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以南北朝那少得可怜的纺织产量,人们对布料的需求拥有着潜力最大的市场,哪怕到了后世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又或者是新中国改开后的产业崛起,都是体会纺织来入手。 更重要的是,纺织业门槛低,容纳工人最多,改进技术的愿望最强烈,也是萧君泽襄阳书院里的学生们最大的就业市场,不但能带动工业发展,还能促进科学发展,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